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

Clonezilla 備份

1.一般備份: 將要備份的disk/partition備份映像檔到另外一顆硬碟/或隨身碟.
step 1. 將conzilla live cd 由光碟開機 , 若無特別需求 , 選擇第1項 Clonezilla live

step 2. 在讀取過程中, clonezilla 嘗試以DHCP來設定IP位址 , 直接以Ctrl+c來中斷 ..

step 3. 選擇語系en 或中文 ,再來選擇不要修改鍵盤對應.

step 4. 選擇進入命令列 , 並下指令切換root權限 sudo su - , 接下來我們必須掛載一個可供備份檔
案的存放空間 , 假設欲備份的硬碟為/dev/hda , 而將備份後的映像檔存於/dev/hdb1中, 因 此我們必須將/dev/hdb1掛載到/home/partimag , 以下列指令掛載:
mount -t auto /dev/hdb1 /home/partimag
若/dev/hdb1為NTFS檔案格式,則以下列指令掛載:
ntfs-3g /dev/hdb1 /home/partimag"
此時,可以利用df -h 來顯示/dev/hdb1是否掛載到/home/partimag , 確認後打exit兩次離開.

step 5. 回到選擇模式 , 此時選擇"使用再生龍" , 選擇"device-image" 將硬碟裝置備份為映像檔,接下 來選擇 "skip" 使用現有的/home/partimag (即是我們剛掛載的分割區) , Enter後 , 選擇所要 備份的模式 , 我們選擇整顆硬碟"savedisk" , 進階參數直接使用預設就好 , 接下來輸入一個 資料夾名稱來儲存映像檔 , 再來選擇/dev/hda來備份這一整顆硬碟 , 確認後按 y 就開始備 份了.

2.網路備份(smbfs或sshfs):利用網路服務來備份本機資料至遠端主機 , 與一般備份不同如下:
只有step 4 不同 , 其他步驟都一樣

step 4. 同樣選擇命令列,並且取得root權限, 假設本機與遠端主機在同一個網域下 192.168.1.0/24 , 因為clonezilla 並未幫我們設置網路 , 我們利用ifconfig eth0 192.168.1.2 netmask 255.255.255.0 設定本機網路為192.168.1.2 , 假設遠端主機為192.168.1.9 ,透過samba , 我們可 以將遠端主機的某一目錄空間(share)掛載到本機的目錄上 , 如下 :
mount -t cifs -o username=your_user_name //192.168.1.9/share /home/partimag
掛載後同樣以 df -h 來確認是否掛載成功 , 並exit 兩次確認回到選單
**注意** 不要用smbfs,請用cifs,因為cifs的相容性比較好。使用smbfs的話,會導致你存起 來的印象檔有問題。(來源 國網中心clonezilla)

同樣道理 , 若要以sshfs來掛載遠端硬碟 , 在本機須安裝sshfs套件 , 然後以下列指令掛載
sshfs root@192.168.1.9:/share /home/partimag

參考文章 : http://drbl.nchc.org.tw/clonezilla/

沒有留言: